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
LEICA體視顯微鏡應用範圍
主要是宏觀方面的觀察,金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等是金相顯微鏡是微觀方面的觀察。具體的應用主要分為兩個大的領域:一是材料學,二是生物學。
生物學方面:主要應用於動物學、植物學顯微鏡、昆蟲學、組織學、皮膚病學等的研究。
材料學方面:鋼鐵有色,電子工業,礦物學、考古學、地質學等
適用於微米級失效分析、斷放大鏡口檢測、電子工業生產線的望遠鏡檢驗、印刷線路板的檢定、印刷電路組件中出現的焊接缺陷(印刷錯位、塌邊等)的檢定天文望遠鏡、單板PC的檢定、及所有對樣品表面有細致觀察的領域,配測量軟件可以測量各種數據。
LEICA體視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的區別
1.由於其光學結構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體視顯微鏡的成天文望遠鏡像具有三維立體感的;
2.像是直立的,便於操作,這是由於在目鏡下方的棱鏡把像倒轉過來的緣故;
3.體視顯微鏡可以實現連續變倍,放大倍數一般在0。5倍—400倍,而金相顯微鏡與偏光顯微鏡的有效放大倍數可達1000倍
4顯微鏡.雖然放大率不如常規顯微鏡,但其工作距離很長。適合觀察相對較高樣品放大鏡。
5.視場直徑大,視場範圍要大於金相顯微鏡與偏光顯微鏡。
6。 焦深大,便於觀察被檢物體的全層。
7.體式顯微鏡的樣品無需制樣,主要用戶分析樣品表面的圖像信息,而金相顯微鏡與偏光顯微鏡都是分析樣品內部組織結構,兩種有著本質的區別不可互相替代。
望遠鏡
比照金相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而言,體金相顯微鏡視顯微鏡的價格要比之前兩者低很多。由於體視顯微鏡主要應用於各大工礦企業,檢驗頻率比較高,所以建議購置光學系統優越、機械穩定性好、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產品。
數碼顯微鏡互動系統具有的優勢
(1)輕松准確的示範
數碼互動望遠鏡系統具有優越的示教功能,它可通過教師的多功能數碼顯微鏡把示教標本的圖像投影到屏幕上,或者傳輸到各個學生的計算機顯示屏上,使全部學 生能同時觀察,對所示教的內容有一個高度統一,避免造成認識上的誤差。同時教師任意選擇一位學生所觀察到的圖像並投影出來給其他學生觀察和比較,使學生在 有限的實驗時間內掌握大量的信息。
(2)有效的顯微鏡監控和指導
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使教師的計算機能清楚地顯示出每個學生顯微鏡下的動態變化,隨時掌握學生的研究情況,以及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的內容准確度,及 時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並予以指導。
(3)良好的雙向溝通功能
傳統的研究實驗過程中,如果學生對其鏡下的標本有疑問時,而教師和學生不能同時觀察同一畫面,使師生間的討論和交流變得非常困難。數碼互動教學系 統的運用,學生可通過提問系統主動請求教師幫助,顯微鏡中的指針可指示顯微鏡畫面中的任意位置,使討論雙方對於討論的內容一目了然。師生間的交流變得非常 直觀而有效。
(4)方便靈活的圖像處理
在數碼互動系統的學生端設有拍照按鍵,學生可隨時將需要留存的圖像拍攝下來,方便保存研究記錄。同時該系統具備圖像處理、放大鏡分析、長時間數碼錄像等 功能,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可天文望遠鏡隨時記錄顯微鏡下的圖像,及時捕捉有價值的圖片資料,從而實現圖像的長期保存和隨時再現;並可對特殊要求的圖像或不合要求的圖像 作必要的加工、裁剪和特殊處理,以滿足研究結束時的成果展示。
利用數碼互動系統觀察、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上課情緒高漲,教師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得出 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使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學生的研究能力和金相顯微鏡創造能力得以提高,在小組活動中,學生合作、交流、互助的意識明顯增 強。實踐證明,借肋數碼顯微鏡或數碼互動教室不僅很好的解決了傳統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對研究性學習開展、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挖掘學生潛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金相顯微鏡儀器保養的5個方法
(1)儀器長期使用後,粗動滑板部分及載放大鏡物台滑動部分可能出現油脂不足或干涸現像,此時應及時添加潤滑油脂。粗(微)動機構宜用流動性油脂,載物台滑動部分宜用有適當粘度的(但注意不能含有酸性)油脂。
(2)不宜隨便拆卸和揩抹光學系統內部的半反射鏡。除此之外,在透鏡或玻璃表面不慎接觸油污塵垢,可用細潔亞麻布或潔淨脫脂棉花,沾少許二甲苯拭除(但不能用酒精,以免浸入透鏡內層影響質量),由鏡頭中心向外旋轉擦拭,並用擦鏡紙或軟綢布輕輕拭淨,否則易於脫膠,或模糊而影響檢測效果。如只是沾上灰塵,可用橡皮小吹風球把灰塵吹掉(不可用口吹),或用軟毛筆或用細木棒卷上棉花,輕輕擦除之。鏡頭表面鍍有一層蘭透光膜,不要誤作污物擦拭,禁止用金屬工具來代替棉簽進行擦拭。
(3)使用油浸系物鏡後,必須立即采用上述方法把油垢除去,抹擦干淨,抹時千萬小心,特別注意不能按壓鏡面,否則容易使透鏡脫離鏡座。
(4)使用後應給目鏡斜管蓋上防塵蓋子,如沒有防塵蓋子亦應套上目鏡,以免灰塵落入斜管內,影響鏡座光具的清潔。
顯微鏡
(5)儀器應貯放在空氣流通和較干燥的地方,避免過冷過熱和接觸腐蝕性氣體,不能與化學用品(干燥劑除外)同時貯放於同一地方。使用後宜用罩子遮蓋並抹擦干淨。不用時,要及時移走試樣(玻片),用擦鏡紙擦拭鏡頭,並將鏡頭轉成八字式,同時下降鏡望遠鏡筒固定,以免物鏡鏡頭與集光器上的透鏡相擊而受損。再將顯微鏡裝放入木箱內,放置在干燥天文望遠鏡、通風處。在可能條件下,最好每隔一定的時間,選擇天氣好的日子,將儀器和附件從木箱中取出,一起在室內寬敞、干燥、空氣流通的地方,作兩金相顯微鏡、三小時的室內晾曝。在高溫天氣作業完畢後,應注意貯放地點的溫度,如溫差懸殊,用畢後即收藏會在儀器上面產生濕氣,容易使儀器發潮損壞。
拆卸目鏡和聚光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a、小心謹慎。
b、拆卸時,要標記各元件顯微鏡的相對位置(可在外殼上劃線作標記)、相對順序和鏡片的正反面,以防重裝時弄錯。
c、操作環境應保持清潔、干燥。拆卸目鏡時,只要從兩端旋出上下兩塊透鏡即可。目鏡內的視場光欄不能移動。否則,會使視場放大鏡界線模糊。聚光鏡旋開後嚴禁進一步分解其上透鏡。因其上透鏡是油浸的,出廠時經過良好的密封,再分解會破壞它的密封性能而損壞。
2.擦拭方法先用干淨的毛筆或吹風球除去鏡片表面的灰塵。然後用望遠鏡干淨的絨布從鏡片中心開始向邊緣作螺旋形單向運動。擦完一次把絨布換一個地方再擦,直至擦淨為止。如果鏡片上有油漬、污物或指印等擦不掉時,可天文望遠鏡用柳枝條裹上脫脂棉,蘸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液(酒精80%,乙醚20%)擦拭。如果有較重的霉點或霉斑無法金相顯微鏡除去時,可用棉簽蘸水潤濕後粘上碳酸鈣粉(含量為99%以上)進行擦拭。擦拭後,應將粉末清除干淨。鏡片是否擦淨,可用鏡片上的反射光線進行觀察檢查。要注意的是,擦拭前一定要將灰塵除淨。否則,灰塵中的砂粒會將鏡面劃起溝紋。不准用毛巾、手帕、衣服等去擦拭鏡片。酒精乙醚混合液不可用的太多,以免液體進入鏡片的粘接部使鏡片脫膠。鏡片表面有一層紫藍色的透光膜,不要誤作污物將其擦去。
2016年6月13日星期一
金相組織有哪些?如何區分?
1、奧氏體
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體。金相顯微鏡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較直,呈規則多邊形。淬火鋼中殘余奧氏體分布在馬氏體間的空隙處。
2、鐵素體
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體。亞共析鋼中的慢冷鐵素體呈塊狀,晶界比較圓滑,當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時,鐵素體沿晶粒邊界析出。
3、滲碳體
碳與鐵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在液態鐵碳合金中,首先單獨結晶的滲碳體(一次滲碳體)為塊狀,角不尖銳,共晶滲碳體呈骨骼狀。過共析鋼冷卻時沿acm線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滲碳體)呈網結狀,共析滲碳體呈片狀。鐵碳合金冷卻到ar1顯微鏡以放大鏡下時,由鐵素體中析出滲碳體(三次滲碳體),在二次滲碳體上或晶界處呈不連續薄片狀。
4、珠光體
鐵碳合金中共析反應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珠光體的片間距離取決於奧氏體分解時的過冷度。過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體片間距離越小。在a1~650℃形成的珠光體片層較厚,在金相顯微鏡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寬條鐵素體和細條滲碳體,稱為粗珠光體、片狀珠光體,簡稱珠光體望遠鏡。在650~600℃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從珠光體的滲碳體上僅看到一條黑線,只有放大10天文望遠鏡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索氏體。在600~550℃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體片層,僅看到黑色的球團狀組織,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屈氏體。
相差物鏡的選擇
相差物鏡有不同倍率、不同反差類別和反差程度之分。相差物鏡的反差天文望遠鏡類別和反差程度以及放大倍數,皆用英文字母和數字標示在物鏡殼中。例如:
20×PH=20倍,正反差,反差程度高。
20×PM=40倍,正反差,反差程度中等。
100×PL=100倍,正反差,反差程度低。
40×NH=40倍,負反差,反差程度高。
40×NM=40倍,負反差,反差程度中顯微鏡等。
100×NL=100倍,負反差,反差程度低。
100×DH=100倍,暗反差,反差程度高。
40×DM=40倍,暗反差,反差程度中等。
20×DL=20倍,暗反差,反差程度低。
10×BH=10倍,明反差,反差程度高。
20×BM=20倍,明反差,反差程度中等。
40×BL=40倍,明反差,反差程度低。
相差鏡檢時,依被檢樣品的種類、結構和反差程度的不同,而確定應選用相差物鏡的種類。這不存在死硬的規定,可依觀察者的習慣和愛好而變。一般來說,相差物鏡的應用範圍如表1-1。
就某一具體被檢物體來說,適於明反差或適於暗反差,難以定論。通常是哪一種相差物鏡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只是有的物鏡更好些而已,因此可任意選擇。放大鏡有的樣品只適於某一種相差物鏡。暗反差物鏡對習慣於明視場境檢者很適宜。當與染色標本進行比較或進望遠鏡行測定以及加強半透明物體的反差時,多用暗反金相顯微鏡差;而計算數量或觀察物體運動以及研究極小的樣品時,多使用明反差。
熒光顯微鏡操作程序
1、開機
(1)打開房間總電源開關;
(2)望遠鏡打開電腦電源開關;
(3)打開數碼相機電源開關;
(4)打開顯微鏡電源開關(打開汞燈電源開關)。
2、調試顯微鏡光路
(1)把載玻片放到載物台上,調節聚焦;
(2)根據物鏡指數乘0。8確定聚光鏡光圈值,調整到位;
(3)將視場光闌縮小,然後調節聚光鏡高度,直到從目鏡中觀察到視場光闌的清晰成像;
(4)放大視場光闌顯微鏡,使其在目鏡中的黑框擴展到視野以外。
3、調試數碼相機拍攝照片
(1)在顯微放大鏡鏡取景器中對好視野及焦距;
(2)打開photoshop程序;
(3)點擊 “文件 -- 自動…。”調出相機控制窗口;
(4)ZOOM定為77,拍攝圖片格式為640*480;
(5)在相機控制窗口上點preview,觀察預覽圖像的亮度,選擇適當的曝光時間使預覽圖片的亮度合適;
(6)點拍攝按紐拍攝,等待幾秒鐘後圖片傳回電腦並在photoshop窗口裡顯示;
(7)繼續拍攝下一張照片;
(8)拍攝十來張照片後要及時保存照片;
(9)先關閉相機控制按紐,並保存拍攝條件到默認值;
(10)在photoshop中保存剛拍攝的照片到指定文天文望遠鏡件夾中,保存後要關閉照片;
(11)保存並關閉全部照片金相顯微鏡後重新打開相機控制窗口繼續拍攝;
(12)拍攝全部完成後保存所拍攝的照片,需要時將照片通過網絡上傳到校園網服務器上,不能使用U盤或軟盤轉移文件,或者將照片文件刻錄到光盤上。
相板圓環與環狀光闌圓環的合軸調中
相差物鏡的後焦面裝有相板。按物鏡放大率與反差效果的不同,相板放大鏡圓環(共軛面)的大小與結構亦不同。轉盤聚光器的環狀光闌為一系列的透光的,不同大小的明亮環孔,與不同放大率的物鏡相應。使用時嚴格匹配,當物鏡更換時,環狀光闌亦作相應的更換或調整。
在視場中觀察所見,環狀光闌為一明亮的圓環,而相板的圓環為一暗環。互相匹配的明環與暗環大小一致。在使用時兩者要合軸,互相重疊。兩環的重疊,須通過合軸調節方能取得。其方法如下:
(1)相差物鏡與環狀光闌的匹配:正確地匹配取決於所用物鏡放大率。例如,當顯微鏡使用40×相差物鏡時,環狀光闌轉向ph3或40位,使相應地環狀光闌進入光路。
(2)把CT放入目鏡筒:從目鏡筒取出一個目鏡,換入調中合軸望遠鏡(CT)。CT為一眼透鏡,也是可行升降調節的望遠目鏡,專為觀察視場中明環與暗環圖像之用。因為用一般目鏡看不見兩環的清晰圖像。CT在使用前眼透鏡應處於最低位,即CT為最短小的狀態。
(3)明環與暗環的聚焦:一手固定位於目鏡筒中的CT鏡筒,使其透鏡位置不能上移,另一手逆時針轉到CT上部可調的眼透鏡部分。轉動的同時,通過CT向現場中觀察,即國旋轉邊觀察初始,兩環可能為模糊的圖像,繼續轉動CT目鏡可調部分至清晰地窺見明環與暗環止。
(4望遠鏡)明環與暗環的調中重疊:相板的暗環是固定不動的,處於光路之中,暗環的中心,即顯微鏡光軸天文望遠鏡的中心。環狀光闌的亮環可調節移動。轉盤聚光器環狀光闌的位置,因聚光器的可調其中心位置,往往偏離光軸軸心,需調整,使其歸中。環狀光闌的調中裝置或部件,因廠家或型號的不同而有別。如OLYMPUS BH2-PC型相差顯微鏡,環狀光闌調中裝置為位於轉盤聚光器兩側的兩個伸絲自如的調中螺杆,用以操縱改換環狀光闌的方位,達到調中;而Nikon FIVORPHOT型顯微鏡的相差裝置,其環狀光闌的調中部件為位於轉盤聚光器表面,可向任一方向滑動的環狀鈕。調中時,手指調中裝置,移動明環,使之與暗環合一。在兩環調中過程,始終在通過CT的觀察下進行。
在調節過程中,如亮環比暗環小,並位於暗環內側時,應降低聚光器位置,使亮環放大。若亮環大於暗環時,應提升聚光器,使亮環縮小。如聚光器已升至最頂點還不能完全重合,可能是載玻片過厚之故。
(5)回裝觀察目鏡:待相差物鏡的暗環與環狀光闌的亮環調中、重疊後,從目鏡筒中取出CT,放回觀察用金相顯微鏡的接目鏡,以便鏡檢觀察。
相差顯微鏡的使用流程
1、相差物鏡的調換安裝
從物鏡轉換器上拆下普通物鏡,旋顯微鏡入相差物鏡,與普通目鏡配套使用。
2、轉盤聚光器的調換安裝
旋轉聚光器升降螺旋,把普通明視場聚光器至最低位,旋松固緊螺絲,卸下聚光器。把轉盤聚光器安放到相應位置上,旋緊固緊螺絲,轉動聚光器升降放大鏡螺旋,使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轉盤聚光器的標示孔,朝向操作者。此時,轉盤聚光器上面的聚光鏡部分,進入光路;下面的環狀光闌轉盤,可視需要轉動使用,把與物鏡匹配的環孔旋入光路,使之處於轉盤聚光鏡下。
3、把綠色濾色鏡放入鏡座的濾色鏡架上
轉盤聚光器調換安裝後,要望遠鏡進行合軸調中,使聚光器的光軸與顯微鏡的主光天文望遠鏡軸合一。其步聚如下:
(1)把轉盤聚光器的環狀光闌金相顯微鏡調至“0”位,明視場照明的普通可變光闌進入光路。
(2)旋轉聚光器升降螺旋,聚光器升至最高位。
(3)接通照明光源,使視場明亮。
(4)把被檢樣品放到載物台上,用低倍(4×)物鏡聚焦。
(5)縮小鏡座上的視場光闌開孔,至最小。
(6)從目鏡觀察,在暗視場中可見一縮小的、明亮的、多角形的視場光闌圖像。
(7)轉動轉盤聚光器的兩個調中杆,推動聚光器,把視場中的明亮的多角形的視場光闌圖像,調至視場中央。
(8)開放視場光闌至視場同大,視兩者周邊是否完全重合;否則,復用調中螺杆,使聚光器精神調中。
订阅:
博文 (Atom)